传承茶,兴家乡庄园打造黄花体振经济发展
编者按:有一群人,他们是造庄振兴产业的行家里手,点缀在广东的园经乡间田野,活跃在农业产业链上,济体家乡在乡村振兴路上成就了自己,传承茶打帮助了他人,发展他们就是黄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农村乡土专家”。在推动产业发展中,造庄振兴他们积极对接农业科技特派员,园经服务典型村,济体家乡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传承茶打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发展本期案例,黄花是河源乡土专家曹锦旺20余载匠心传承家乡黄花茶产业,投资建设黄花庄园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的创富故事。
青山绿水育好茶,万绿湖区数黄花。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一个叫黄花村的地方,出产一种茶叫黄花茶。据当地县志记载,黄花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东江三大名茶之一。
近年来,河源在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瞄准茶产业发展契机,出台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挖掘茶文化底蕴,打造茶品牌,有力推动了当地茶产业发展壮大。作为河源茶叶特色代表之一,黄花茶在这过程中通过品牌强茶建设,成功出圈,在国内各大茶叶评比活动中屡屡获奖,成为河源茶叶走向全国的知名品牌。
如今,全省“百千万工程”开展如火如荼,黄花村被纳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作为村特色产业,黄花茶迎来了高质量发展契机,进入了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新阶段。
河源乡土专家曹锦旺(左下)
振兴茶文化品牌,黄花茶扬名大湾区
谈及黄花茶,不得不提及这一品牌背后的缔造者和产业的推动者——曹锦旺。
曹锦旺是土生土长的黄花村人,同时也是河源市乡土专家。20多年以来,怀着对黄花茶特殊的情感,曹锦旺咬定青山不放松,根植家乡黄花村,以点带面发展黄花茶,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实现跨越式产业化发展,使得黄花茶文化重新焕发出怡人芳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两年来,广东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曹锦旺积极相应“百千万工程”号召,凭着身为黄花村人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化责任为动力,深耕茶产业,拓展产业链,把黄花茶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带领村民不断拓宽种茶致富路。
黄花茶是萦绕在曹锦旺记忆深处的那一抹茶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多次这样讲述与黄花茶的故事。“我奶奶八十寿辰时,把一直珍藏的、平时都舍不得喝的黄花茶送给亲朋好友以表示答谢。见此情景,我深刻体会到黄花茶的稀少与珍贵。当我了解到家乡日渐衰落的茶叶种植情况时,我决心要打造一个名副其实的茶叶品牌,既能使黄花茶文化得以传承,也能带动家乡茶产业的发展”。奶奶的珍藏在曹锦旺心里种下了振兴家乡茶业的信念。
上世纪90年代,村里的黄花茶仍采用传统分散种植,一直没有形成产业规模,而且传统手工制茶没有统一标准,产量不高,难以形成市场效益。那么,如何传承发展黄花茶壮大村子特色产业,带动父老乡亲种茶增收致富?作为黄花村人,曹锦旺深知黄花茶的市场价值,决心以村之名创一番茶业,带领村民闯一条致富茶路。
正是凭着这一份信念和决心,曹锦旺开始了振兴黄花茶的创业之路。从1995年成立紫金县黄花茶业有限公司开始,到如今的广东黄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花农业公司),经过20多年的匠心打造,曹锦旺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把最初的茶叶公司发展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及农业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据介绍,目前黄花农业公司拥有有机、无公害茶园基地达7000多亩,年产量达200多吨。多年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这种发展模式,坚持打造“品质品牌、文化品牌、中国品牌”的发展理念,开展品牌强茶建设,搭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此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黄花茶品牌系列“黄花闺秀”“黄花闺女”等茶走出深山,芳名远播粤港澳大湾区。据悉,黄花茶业连续多年荣登中国茶企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百强排行榜,获得过“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粤茶杯”广东省名优茶评比金奖等诸多行业大奖。
建设文旅庄园经济体,打造三产融合发展标杆
曹锦旺是当地较早进行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探路者。
2018年是文旅融合元年。而早在2016年,随着黄花茶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曹锦旺就开始谋划在黄花村投资建设黄花庄园农文旅项目。据了解,该项目以茶叶种植、经营为主,以茶文化和茶特色为主题,以茶产业为基础发展三产融合,打造成为满足消费者娱乐休闲、科研教育、观光体验等一体化庄园经济体。
近年来,紫金县重点打造茶产业,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茶产业走多产融合的道路。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当地强化农技推广驿站建设,引入农业科技特派员和乡土专家,加强与典型村对接服务,为当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作为企业负责人和乡土专家,曹锦旺积极响应政策,与黄花村形成产业合作,充分发挥企业资源和技术优势,秉持“林中有茶,茶中有树”理念,打造生态茶园。
目前,黄花庄园内有500多亩的有机生态茶园基地,种植了龙井43、中茶108、金观音等国级名优茶树品种,建成1500多平方的现代化规范化茶叶生产加工场所和茶文化展区,日加工能力达2000余斤鲜叶,年生产黄花茶约10万斤,茶叶集约化、标准化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目前,黄花庄园已入选首批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项目之一,初步实现了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每年稳定为黄花村分红近20万元。身为乡土专家,曹锦旺时常给茶农提供茶叶种植、养护、采摘、加工等技术指导,通过茶苗供应、技术指导、保价收购等多种方式与更多的农户形成订单合作关系。截止2023年12月份,黄花庄园累计为村集体和农户分红179.2万元,间接带动就业200多人。
因为发展黄花茶种植,黄花村已经发展成为以茶为主题的茶旅融合区,带动当地农户在乡村休闲旅游吃、住、玩、购等领域创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成为紫金县发展茶产业多产融合的一个亮点示范村。据了解,黄花庄园还将打造“紫金蝉茶研学创新基地”,融合自然资源和茶文化,通过研学传播紫金蝉茶文化,以点带面,助力镇村两委将黄花村打造为农文旅研学融合区。
河源黄花庄园农文旅项目的实践经验表明,发展农文旅庄园经济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可以实现当地茶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为茶企、为农户提供更多的收益来源,还可以通过订单合作、技术指导、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帮助农户提高生产技术和就业岗位,增加农户的收入。同时还可以通过研学旅游等方式,推动当地茶文化传播和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作者】曾凡美 王捷才(河源市农业科技特派员)
【素材提供】河源市农业农村局、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责任编辑:焦点)
-
5月9日上午,“应急管理·国元保险杯”第三届宿州市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奖作品展暨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全国安全生产月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南门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欧冬林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天津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第8号消费警示:“盛澜国际酒店”应诚信履约依法赔偿。消费者宁先生于2020年10月在天津盛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澜国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洪涛) 新春佳节是万家团聚,欢乐祥和的喜庆日子。然而,家住吉林省双辽市辽东街金良村的牛羊养殖户姜国志却心情郁闷。一次直播购物,让这个老实巴交的东北汉子遭受到经济损失。为了保护自 ...[详细]
-
2020年部分比较试验汇总分析: 线上采样商品不达标率高于线下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3月12日,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和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举办了第四届3·15互联网消费论坛暨网络商品质量与平台责任研讨会,并发布了《全国部分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司宇萌)据“工信微报”消息,工信部针对“3•15”晚会报道的部分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问题,立即组织核查,并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黄慧 记者薛庆元)近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通报闲鱼、转转、闲转、拍拍、58同城等12家网络二手交易平台整改优化情况,各平台针对强化监督管理责任、完善信用评价机制、提升回收寄卖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近日,天津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天津市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河北区、津南区、西青区、蓟州区及滨海新区消协组织,对天津市18家影城进行公开约谈,公开劝谕18家影城保证消费者正常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孟刚 裴莹)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直播带货成为新消费业态,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风险。产品质量低劣、虚假宣传、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突出。如何规范直播带货 ...[详细]
-
刚刚,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中国神20一箭穿日编辑、一审:童威楠 二审:杨月云 三审:王润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 4月1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并当庭作出判决,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被告人张某非法所得1000元 ...[详细]